
紗帽山攻略
紗帽山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西南方,海拔 643 公尺,因為外型像古代作官所戴的烏紗帽而得名。但是圓滾滾的可愛外型,以現代人的觀點來說,我想更適合叫做「山形吐司」山吧!總之,走在紗帽山裡,你不只可以看見濃密的森林,還會遇見古代的歷史遺跡喔!

陽明湖登山口→紗帽山 1.2km 1hr
陽明湖登山口
陽明湖登山口位於前山公園公共浴室對面的民宅旁,因為落在紗帽山的北側,所以又被山友稱為北登山口。
沿著石階步道,你會發現全程都漫步在濃密的綠蔭之下。原來,紗帽山因為北側有七星山的屏障,所以受到的東北季風影響較小,除了山頂有少數的芒草、箭竹分布外,沿途盡是豐富的植物生態,像是筆筒樹、水鴨腳秋海棠、姑婆芋、樟樹、相思樹等,可以說是非常的熱鬧。
除了動植物的多樣性,清代及日治時期的歷史遺跡更是紗帽山的一大特色!




清代的歷史遺跡
順著「之」字坡一路爬升,在接近山頂前的緩坡你會遇見一顆大石,上頭還依稀可見「陳界」和「何界」的刻痕,推測是昔日陳姓與何姓家族為了劃清土地界線而設置的界石。再往前走幾步,更有一座石製的旗杆座,小徑裡頭則是清代舉人陳霞林的祖母墓園。
「咸豐乙卯科中式六十六名舉人孫霞林敬立」
清楚的字跡,呈現的應該就是所謂的光宗耀祖精神吧!


643 公尺的紗帽山
紗帽山為七星山的寄生火山,也因為是一座獨立的山頭,所以擁有療癒人心的寬闊視野!
抵達山頂的觀景台後,你可以清楚地眺望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的大屯山、七星山,而下方的遊客中心、陽明書屋、中山樓也近在咫尺。瞬間,你會覺得剛剛滴落的汗水都是值得的啊!



紗帽山→大埔登山口 1km 40mins
離開觀景台後,我們繼續往大埔登山口前進,但眼前頓時出現了石柱、石墩與圓石桌的遺跡!
見證歷史的太子亭
大正 12 年(西元 1923 年)日本裕仁皇太子巡訪台灣,日本總督府特別以草山作為台灣山岳的代表,並且建造了這座觀景涼亭。雖然最後皇太子沒有造訪此處,而是前往北投觀賞著名的「北投石」,但眼前的涼亭遺址卻也見證著了那段屬於台灣的歷史故事。
順著石階梯下山,最後從大埔登山口離開,再沿著紗帽路步行 15 分鐘即可回到前山公園。



紗帽山進階路線
整體來說,紗帽山算是比較冷門一點的陽明山步道。但是,比起熱鬧的七星山,這裡更可以享受走在森林裡的悠閒。如果想要增加路線的困難度,你也可以選擇從天母水管路步道開始,再由南側的大埔登山口上紗帽山,然後從北側的陽明湖登山口離開,完成一趟精彩的一日健行路線。
延伸閱讀:天母水管路步道指南


公車資訊
- 於台北火車站(北二門出口)搭乘 260 公車到陽明山站,再步行約 5 分鐘至北登山口。
- 於捷運劍潭站搭乘紅 5 公車到陽明山站,再步行約 5 分鐘至北登山口。
- 於捷運石牌站搭乘小 8 公車到陽明山站,再步行約 5 分鐘至北登山口。
- 於捷運北投站、新北投站搭乘 230 公車到陽明山站,再步行約 5 分鐘至北登山口。
- 於捷運北投站、新北投站搭乘 230 公車到頂半嶺站,再步行約 3 分鐘至南登山口。

使用裝備
天氣:晴天 34℃
- 背包(GoPro Seeker 18L)
- 運動短褲(Uniqlo)
- 短袖底層(UnderArmour)
- 登山鞋(Merrell MQM FLEX 2 GORE-TEX)
- 魔術頭巾(Decathlon)
- 保溫瓶(Montbell)
- 雨衣(Decathlon)
- 行動糧(能量棒)
- 水(600ml)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