淡蘭古道北路|瑞芳、金字碑古道、牡丹

posted in: 冒險故事, 山岳探險 | 0
金字碑古道

淡蘭古道北路介紹


早在 200 年前,台灣先民陸續由北部移往東部開墾,逐漸發展出往來淡水廳與葛瑪蘭廳(今台北至宜蘭)的交通系統,分別有北路官道、中路民道以及南路茶道,是清代時期的重要建設。然而,這條充滿開墾足跡的淡蘭古道卻也隨著現代化的演進,漸漸被鐵路與公路取代,然後隱沒在荒煙蔓草之中。所幸,在政府與民間參與的合作之下,讓這條百年山徑得以重現風華,並成為「國家級綠道」的示範路線,繼續乘載台灣的璀璨歷史!

攤開淡蘭古道北路的地圖,你會發現從起點的瑞芳走沒多久路線就一分為二。一路由燦光寮古徑與楊廷理古徑組成,途經苧仔潭、九份、燦光寮、澳底最終抵達石城,全程約 35 公里;另一路則為入蘭正道,途經猴硐、牡丹、雙溪、草嶺,最終抵達大里,全程約 29 公里。兩條路線之間由燦光寮古道所銜接,讓人們得以往返三貂嶺與燦光寮。淡蘭古道平易近人,再加上交通便利,可依個人喜好決定走訪的路線!

淡蘭古道北路地圖

瑞芳車站→三也磅空→猴硐 5.3km 1.5hrs


11:00 瑞芳車站

趁著週末好天氣,搭乘不太早的台鐵列車前往瑞芳,準備踏上期待已久的古道之旅。步出車站,我們循著雙扇蕨的指標,然後放心地走在還有些熱鬧的淡蘭古道!廣布於淡蘭古道的雙扇蕨,不僅是北台灣山區常見的植物,更是侏儸紀時代就已存在的蕨類物種,所以用它來當作淡蘭古道的主要標誌,可以說是別具意義吧!

瑞芳車站
淡蘭北路起點,瑞芳車站

雙扇蕨,俗稱「破傘蕨」,屬於中大型的蕨類植物,主要生長在向陽的岩壁上或道路邊坡。由於二叉分枝的生長模式,讓雙扇蕨有著對稱的視覺效果,這也是 2 億年前地球上蕨類普遍的特徵,目前則僅存於亞洲的少數國家!

瑞芳老街
瑞芳車站對面就有雙扇蕨的指標
淡蘭山徑系統
淡蘭山徑系統,非常好認喔!
沿著基隆河的淡蘭古道
沿著基隆河散步

從瑞芳車站開始,沿路都是平緩好走的柏油路,你還可以順便感受小鎮的悠閒氛圍。順著指標,沒多久我們就抵達了新柑橋,而這裡也是淡蘭北路的分叉點。左邊是往九份的苧仔潭古道,屬於燦光寮古徑的一部分;繼續往前則途經金字碑古道,是入蘭正道的其中一段。基本上沿途的指標都非常清楚,所以不用擔心迷路的問題!

新柑橋
新柑橋,淡蘭北路的叉路口

12:00 三也磅空

公路的後半段銜接至瑞猴自行車道,沿著鐵路而行,你不時還能捕捉到各式火車奔馳的場景。當然,這段路線最精華的地方就是俗稱「三也磅空」的猴硐舊隧道群。竣工於大正九年,覆蓋著青苔的石砌外觀見證了日治時期宜蘭線的熱鬧盛況,早期當地甚至流傳著「一錢鑽九孔」的諺語,指的就是花一元日幣的車票錢就能通過瑞芳到雙溪的九座隧道,雖然貴但是值得啊!

沿著鐵道前往三也磅空
沿著鐵道,其實你也可以先騎 Ubike
三也磅空外觀
猴硐舊隧道群
三也磅空內部
石砌的隧道
三也磅空終點
淡蘭古道前半段的亮點

走過三也磅空之後,視野突然遼闊了起來,而眼前就是昔日以煤礦產業為主的猴硐小鎮,現在則是有貓的山城。放下背包,一隻胖胖的喵星人就默默出現,然後在日光下翻滾撒嬌,你說怎能不會愛上這裡呢?如果時間充足,你還可以前往瑞三運煤橋及瑞三礦業整煤廠,感受一下過去產業的榮景!

猴硐小鎮的喵星人
喵星人
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
猴硐煤礦博物園區

猴硐→金字碑古道→牡丹車站 7.3km 2.5hrs


13:30 金字碑古道

經過短暫的休息,我們準備踏上這趟行程唯一的登山步道。鬱鬱蔥蔥的金字碑古道,又稱「三貂嶺古道」,原為平埔族人的狩獵山徑,在清朝時期才成為翻越三貂嶺的主要路徑,全程約 3.4 公里,海拔落差 350 公尺。沿著石街往上爬升,不久你就會看見金字碑古道的最大亮點!巨大的岩壁,刻著長形碑文,這是同治六年(1867)臺灣總兵劉明燈巡視葛瑪蘭時,有感於山路險峻難行所寫下的簡短心得,也因為碑文上貼著金箔,所以這條步道才有了金字碑古道的美麗名稱。

金字碑古道指標
沿路的指標很清楚
前往金字碑古道的道路
往金字碑古道前進
金字碑古道入口
金字碑古道入口
佈滿青苔的金字碑古道
長滿了青苔的步道
金字碑
金字碑

14:10 探幽亭

除了金字碑外,古道的制高點還有咸豐元年(1851)設立的奉憲示禁碑,內容是警告人民勿隨意亂砍樹木,可以說是極具環保意識的碑文吧!座落於一旁的探幽亭則是補充糧食的好地方,天氣晴朗的時候你還能遠眺東北角的海岸線,感受海闊天空的自由暢快!

探幽亭與奉憲示禁碑
探幽亭與奉憲示禁碑
金字碑古道與 102 公路交會
古道與 102 公路交會

翻越了三貂嶺,途經 102 縣道(瑞雙公路),我們繼續走在以生態工法鋪設而成的步道,往三貂慶雲宮的方向緩緩前進。對了,在步道的終點前有一座小巧的土地公廟,古樸的外觀搭配著綠意盎然的樹林,不只散發清幽的氛圍,更讓人深刻感受到淡蘭古道的歷史底蘊,我想這就是為什麼這麼多人推薦的原因吧!

金字碑古道往牡丹的方向
往牡丹的方向比較潮濕且陰暗
牡丹段的土地公廟
牡丹段的土地公廟
金字碑古道往牡丹的指標
快抵達金字碑古道的終點了!

15:30 牡丹車站

離開了金字碑古道,我們順著指標往牡丹車站的方向前進。

「這裡是小鎮中的小鎮吧!」烘焙大師說著。

安靜的社區,遠處傳來小朋友在球場上打球的聲響,或許純樸就是牡丹最大的特色吧!抵達牡丹火車站之後,我們等待台鐵列車的到來,也期待著未完待續的淡蘭古道!

牡丹車站
牡丹車站,未完待續


台北戶外旅遊系列文章


淡蘭古道北路|通往九份山城,燦光寮古道完全指南

淡蘭古道中路|暖暖、暖東峽谷、十分

有山有海還有黃金神社,茶壺山的經典O型路線

搭火車去探險!簡單卻精彩的三貂嶺瀑布步道

搭火車去坦險!孝子山、慈母峰、普陀山完整攻略

Follow 李夫 Cliff:

嗨!我是李夫。 朝九晚九的上班族,正在尋找所謂的平衡生活。 如果你也是,那就一起來探險吧!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