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angminshan

以火山地質為特色的陽明山,不但擁有錐狀火山、鐘狀火山、火山口、爆裂口、火口湖、堰塞湖等地形,還有因地底岩漿活動而產的溫泉及噴氣孔,再加上東北季風的影響,孕育出了獨具特色的自然生態,像是北降型植被、冰河時期孑遺植物以及台灣特有種的動植物。來到陽明山,你可以選擇慢行於設施完善的健行步道,也能穿梭在極具挑戰性的登山路線,深刻感受不同姿態的火山樣貌!

基本資訊

步道介紹

七星山

Mt. Qixing

海拔 1,120 公尺的七星山,不僅是台北市的第一高峰,也是陽明山國家公園內最晚噴發的一座火山。從小油坑出發,沿途可以欣賞獨特的火山地貌,當你慢慢爬升至七星山的山頂,其 360 度的視野是俯瞰台北盆地與北海岸的最佳地點。隨後往七星山東峰、夢幻湖走去,更能輕鬆享受七星山南北麓截然不同的生態景觀!

大屯山

Mt. Datun

海拔 1,092 公尺的大屯山,外型呈現南北長、東西短,是大屯火山群中最古老的一座,與大屯南峰、西峰同屬錐狀的火山體。大屯山曾為凱達格蘭族的大洞山社族群的居住地,所以也被稱為「大洞山」,又因山型與豬的背脊相似,而有了「大豚山」的說法。從鞍部登山口一路向上攀登,除了可以體驗著名的芒草景觀,登頂後更能眺望台北盆地與大屯火山群的壯闊風景。

小觀音山

Mt. Xiaoguanyin

小觀音山火山口直徑約 1,200 公尺、深約 300 公尺,是台灣最大的火山口地形。四周被幾近垂直的峭壁與小觀音山群峰所包圍,依序有:西峰(1,048公尺)、西北峰(892公尺)、北北峰(1,040公尺)、北峰(1,058公尺)、主峰(1,066公尺),唯獨在西北方因大屯溪的沖蝕而形成一道缺口,並可看見遠方的北海岸景色!

紗帽山

Mt. Shamao

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西南方的紗帽山,因為外型像古代作官所戴的烏紗帽而得名。由於北側有七星山的屏障,所以受到的東北季風影響較小,除了山頂有少數的芒草、箭竹分布外,沿途盡是豐富的植物生態。不僅如此,走進紗帽山你還會遇見古代的歷史遺跡喔!

魚路古道

Yulu Historical Trail

金包里大路是昔日金山至士林間的交通捷徑,也是居民運送魚貨、茶葉及硫磺等的連絡通道,故又稱魚路古道。走入古道,沿途可以看見許多先民留下的歷史遺跡,像是憨丙厝地、許顏橋、金包里大路城門、採礦遺跡、守磺營地、土地公廟等,可以說是陽明山最有人文氣息的健行路線!

陽明山東段縱走

Fengguikou to Xiaoyoukeng

由風櫃口起登,途經頂山、石梯嶺、竹篙山,穿越擎天崗草原再往七星山東峰、七星山主峰前進,最終抵達小油坑遊客服務站。陽明山東段縱走沿途展望極佳,除了能夠眺望連綿群峰,還可以享受優美的草原景色。在冷水坑一帶還有生態池、菁山吊橋、牛奶湖等知名景點,可以說是一條精彩熱鬧的健行路線!

陽明山西段縱走

Bailaka Saddle to Qingtian Temple

從百拉卡鞍部登山口起登,途經大屯山主峰、大屯山南峰、大屯山西峰、面天山、向天山,最終抵達清天宮。沿途視野遼闊,不僅能夠欣賞大屯火山群以及火口湖等特殊地質景觀,還能飽覽台北盆地的都會景致。在大屯山南峰至大屯山西峰之間,需攀繩陡上陡下,走在充滿原始樣貌的山林,非常具有探險的味道!

自然生態

白背芒

受到強烈的東北季風吹拂,位於迎風面的山坡不利灌木與喬木生長,白背芒便成為此區的優勢植物。再加上硫磺氣的影響,所以陽明山的白背芒花穗顯得特別鮮紅,更被形容為「丹山草欲燃」的景致而記載於《裨海紀遊》一書之中。

金毛杜鵑

陽明山擁有 5 種原生杜鵑,包括金毛杜鵑、唐杜鵑、玉山杜鵑、西施花及守城滿山紅等,其中以金毛杜鵑最為常見。屬於大型常綠灌木的金毛杜鵑,最大特色就是佈滿全株的黃褐色腺毛,花期為每年的 3 月中旬至 4 月下旬。

台灣竹雞

身為台灣特有種的竹雞,體型圓胖可愛,身體呈現鉛灰色、下腹則為橙褐色,並於兩側帶有褐色斑。不善於飛行,以植物種子、嫩葉漿果以及土中小蟲為食,棲息在樹林底層或平原地帶,很容易在陽明山的山區與牠們巧遇喔!

Follow Us

Copy Protected by Chetan's WP-Copyprotec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