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幻旅程!大霸尖山3天2夜攻略與申請方式

posted in: 冒險故事, 山岳探險 | 0
大霸尖山攻略

大霸尖山3天2夜攻略


海拔 3,492 公尺的大霸尖山,外型特殊且氣勢磅礴,是一座極具指標性的台灣百岳,更有「世紀奇峰」的美稱!大霸尖山與鄰近的小霸尖山遠看就像一對山的耳朵,所以在泰雅族語中又被叫做 Babo Papak,雙耳嶽,自古以來就是族人心中的神聖領域。

想要前往大霸尖山一探究竟,你可以選擇的路線不止一條,有從鎮西堡進入的大霸北稜線,或是從武陵四秀開始的秀霸線,但大鹿林道東線絕對是最受大家青睞的健行路線,雖然林道又臭又長啊!

大霸群峰地圖

山屋申請

九九山莊每日提供 150 位住宿名額,每人每晚費用為 200 元,須在預定入園日期前 5 日至一個月內提出申請。然而,雪霸國家公園的山屋是依據申請時間順序排列,想在熱門時段入住,建議於早上七點手刀送出報名表格!成功申請後,你會收到入園通知信件,屆時再列印出入園許可證並繳交即可。

國家公園入園與山屋申請


Day 1 大鹿林道東線→馬達拉溪登山口→九九山莊 23km 11hrs


『大鹿林道超累!』

出發前,有去過大霸尖山的朋友們都這樣說,但心想不就是一條林道而已嗎?

大鹿林道

07:50 大霸尖山登山服務站(0.4K)

座落於深山裡的觀霧與樂山,不僅終年雲霧繚繞,還孕育了大量的紅檜、扁柏等珍貴林產,所以早在日治時期就設立了鹿場山林場。二戰之後,國民政府為了開採馬達拉溪流域的巨木,才又開闢了這條有名的大鹿林道。

大霸尖山登山服務站位於大鹿林道東線 0.4K 處,投遞了入園證之後,我們也正式踏上這次的探險行程。其實,早期的林道是允許車輛通行的,現在只能徒步進入,雖然麻煩了一些,但從生態保育的觀點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吧!

大霸尖山登山服務站
大霸尖山登山服務站
漫長的大鹿林道東線
漫長的大鹿林道東線
大鹿林道每一百公尺都會出現的里程樁
每一百公尺都會出現的里程樁

「蝴蝶好大隻喔!」

一隻華麗的鳳蝶從我們的眼前飛舞而過。坦白說,大鹿林道真的讓人走到心很累,但沿途翠綠的闊葉林與台灣檫樹卻是台灣寬尾鳳蝶的重要棲地,而她的價值並非只有美麗與稀有,更是冰河時期的孑遺生物喔!

台灣寬尾鳳蝶
台灣寬尾鳳蝶 // 圖片來源:維基百科Peellden 

台灣寬尾鳳蝶是台灣特有種生物,兩條翅脈貫穿的寬大紅色尾突是她最重要的特徵,而美麗出眾的外型不僅贏得「台灣國蝶」的美譽,更被日本人稱為「夢幻之蝶」。目前台灣寬尾鳳蝶屬於瀕臨絕種的保育類野生動物,行政院農委會也在大鹿林道東線 2 至 4 公里沿線設立「觀霧寬尾鳳蝶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」,所以你也有機會看見她的美麗蹤跡喔!

大鹿林道不時出現的山澗小瀑

12:00 東線瀑布(14.5K)

連日來的雨水讓東線瀑布的水量顯得特別充沛,而落下的水花聲響也頗有交響樂團的氣勢。看著它,我不自覺地就將相機設定為老派的長曝模式,然後喀嚓了一聲!

離開了東線瀑布,我們短暫地休息並吃著簡單的行動量,只不過遠方的雷聲讓人有著不祥的預感!

延伸閱讀:登山必備!七款常見的行動糧

東線瀑布

14:00 馬達拉溪登山口(19K/0K)

馬達拉溪登山口位於大鹿林道東線 19K 處,而在 17k 的轉彎處有一條下切捷徑,可以讓你省去 2 公里的路程!漫長的大鹿林道東線,雖然看起來平易近人,但對於鮮少重裝步行的人來說,體能絕對是一大考驗啊!

大鹿林道17K的下切處
17K的下切處
馬達拉溪登山口
馬達拉溪登山口

在即將抵達登山口時,我的雙腳也漸漸感受到了疲倦,而當雨水從頭頂落下的那個瞬間,心中的無奈又再度浮現。

「果然是一條令人厭世的林道!」

走過了鮮紅的便橋,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爬坡。即便距離九九山莊只剩下短短的 4 公里,但你卻要爬升 900 公尺,而大霸尖山的登山行程,現在才要開始啊!(眼神死)

從馬達拉溪登山口到九九山莊有無止境的爬坡

18:00 九九山莊(4K)

「我們到了!」

經過了走三百公尺小休一下的步調,深刻體會了『你的雙腳不是你的雙腳』的感觸,而看到山莊出現的那一刻,我打從心底興奮吶喊!

位於海拔 2,699 公尺的九九山莊,除了是目前台灣容納人數最多的山屋之外,最外側還有四座美國爸爸贈送的蒙古包式小屋,也讓這裡散發著山上市集的熱鬧氛圍。九九山莊不僅舒適、水源充足,還有廚房、廁所和洗手台等設施,而在山屋不遠處更有收訊良好的空地(很重要),只能說九九網咖的封號絕非浪得虛名!

九九山莊

Day 2 九九山莊→中霸山屋→大霸尖山→小霸尖山→九九山莊 15km 14hrs


清晨四點半,此時的天光已經微微亮起。

06:00 3050高地(6K)

從九九山莊出發,穿越了樹林,沒多久我們就抵達了 3050 高地,而這裡也是通往加利山的岔路口。不得不說,清晨的天空總是特別迷人,再加上遠方的山峰染上了漸層憂鬱藍調,可以說是很適合喝杯咖啡的地方吧!(笑)

3050 高地
3050 高地 // Photo Credit: Rebecca
3050高地看出去的山景
還可以看到都市,但大家還在睡吧!

「聖稜線出現了!」

我用手指著遠方的雪山圈谷,只不過大小霸害羞得躲了起來!

聖稜線

08:00 中霸山屋(9.1K)

雖然天氣預報顯示為好天氣,但山上的狀況總是變幻莫測。突然間,我們就走進了白牆!

『你是不是已經來兩次都遇到白牆?』山友 A 問

「是啊!但天空滿亮的,等等應該有機會看到吧!」山友 B 說。

在中霸山屋一邊休息、一邊燒水,然後我也跟著他們一起期待著大霸的出現!

伊澤山岔路口 8.8K
伊澤山岔路口 8.8K
中霸山屋
中霸坪,好天氣可以看見五百元的風景
中霸坪,好天氣可以看見五百元的風景

09:00 大霸尖山霸基

世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,而是我站在你面前卻看不見你啊!

海拔 3,492 公尺的大霸尖山,在臺灣舊誌稱為「熬酒桶山」,其特殊的山形也與中央尖山、達芬尖山,合稱為「台灣三尖」。西元 1927 年,台灣山嶽會的創辦人沼井鐵太郎透過攀岩的方式,首度登上了霸頂。雖然後來在救國團登山熱潮的年代有架設鐵梯,但基於安全理由已全部拆除,並且禁止攀登。

嗨,大霸尖山

「是不是要二刷了?」

正當我想著這個問題的時候,突然一陣狂風吹來,而大霸尖山也以巨人的姿態現身短短五秒鐘,但我知道心中的那份感動是永遠的。至於要不要二刷,我想那是毫無疑問的吧!

大霸尖山現身的瞬間
大霸尖山現身的瞬間

10:10 小霸尖山(11.5K)

在 Rebecca 感動落淚後,我們繼續沿的霸基的小路往小霸尖山前進。對了,近看大霸尖山時,你會發現美麗又危險的節理紋路,而且有許多岩石都在頭頂正上方,所以一定要快速通過啊!(怕.jpg)另外,通往小霸尖山的最後一段路需要拉繩往上攀爬,所以不妨把東西放在路旁的空地。

霸基小路已經變形的防護網
快速通過霸基小路
快速通過// Photo Credit: 小鈺
聽說這叫做龜殼段?
聽說這叫做龜殼段?

『如果沒有白牆,我應該爬不上來,這個裸露感太強了!』

抵達 3,418 公尺的小霸尖山後,Kevin 這樣說著。雖然終於找到了白牆的優點,但我還是比想看到一望無際的大景啊!

小霸尖山與百搭的雪碧

一般來說,回程你可以順便撿一下伊澤山和加利山,但對沒有在收集百岳的我來說,有風景才有走路的動力啊!所以大家就慢慢地走回九九山莊。

前往大霸尖山的路其實滿好走的
沿路其實都滿好走的
台灣特有種,阿里山龍膽
台灣特有種,阿里山龍膽
回去九九山莊耍廢比較實在

Day 3 九九山莊→大鹿林林道東線→大霸尖山登山服務站 23km 10hrs


05:00 九九山莊(4K)

終於要和九九山莊說再見了!清晨五點,背包上肩。

其實,在天氣晴朗的日子,這段登山步道是非常迷人的,只不過一想到後面還要再踢那段又臭又長的大鹿林道,大家臉部再度浮現結屎表情。

再見!九九山莊
再見!九九山莊
認真拍也是很多東西可以拍啊!
認真拍也是很多東西可以拍啊!
早晨的陽光真的很棒啊!
早晨的陽光真的很棒啊!
走過了馬達拉溪便橋,就接回大鹿林道了!
走過了馬達拉溪便橋,就接回大鹿林道了!
被沖毀的馬達拉溪吊橋
被沖毀的馬達拉溪吊橋

15:00 大霸尖山登山服務站(0.4K)

下午三點,準時抵達大霸尖山登山服務站。

『回程我在登山服務站等你們喔!你們就不用走到觀霧山莊了。』司機大哥說著。

當初心想有差這幾百公尺嗎?現在只能說我錯了啊!在大家陸續獲得膝蓋炸裂、無數水泡、指甲下出血等症頭後,能少走一步都要心存感激!

三天兩夜的大霸尖山,對我來說是一趟不可思議的旅程。努力走了 62 公里的路,雖然只看見短短的五秒鐘,卻有著夢想實現的不真實感。也許,當日後說起這段探險故事時,我也會被自己稍微感動一下吧!

大霸尖山裝備

使用裝備


天氣:多雲時晴、午後雷雨 15℃

  • 背包(Gregory Baltoro 65)
  • 登山長褲(Mammut AC SOFtech Trekkers Pants
  • 短袖底層(Montbell Super Merino Wool L.W. T-Shirt
  • 防風外套(The North Face)
  • 羽絨外套(Mammut XERON Down Jacket Men)
  • 卡車帽(Patagonia)
  • 毛帽(Protest)
  • 魔術頭巾(Decathlon)
  • 羊毛襪(icebreaker)
  • 登山鞋(The North Face)
  • 運動涼鞋(Teva hurrican)
  • 水袋(HydraPak)
  • 頭燈(Black Diamond)
  • 雨衣(Decathlon)
  • 登山杖(Decathlon Quechua Forclaz 500
  • 睡袋(Montbell Down Hugger 800 #5
  • 登山爐頭(SOTO SOD-310)
  • 個人鍋具(Sonw Peak)
  • 保溫瓶(Montbell)
  • 行動量(乾燥飯、麵包、堅果、巧克力、能量棒)
  • 晚餐(咖哩調理包、快煮麵、青菜、乾燥白飯)
  • 運動能量沖泡飲(Decathlon Aptonia
  • 水(1,500ml)


Follow 李夫 Cliff:

嗨!我是李夫。 朝九晚九的上班族,正在尋找所謂的平衡生活。 如果你也是,那就一起來探險吧!

發表迴響